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情况呈现六特点
广东省在2013年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后,对23个地区进行了调研,对全省的21 个市进行了访问,广东省的公共资源交易的情况存在“大、广、高、早、迟、弱”6个特点。
广东省的公共资源交易总量大。据不完全统计,2013 年,广东省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额达到7400亿元,加上省级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省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总规模超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约六分之一,占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的总规模约为十分之一。
广东省涉及到公共资源交易的项目广。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已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的项目已达50 多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已发生的公共资源交易的类别有24 个之多,并涉及20 多个行业行政监管部门。公共资源交易类别主要有:政府采购- 货物、工程建设;政府采购- 购买服务(262 项);国有资产(公车等)处置;国有资产处置- 其他资产;企业国有、集体产权交易;企业国有、集体资产交易;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水权交易;林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文化产权交易;国有土地使用权与矿业权交易;涉诉资产处置;涉罚资产处置;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 交通、水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机电产品国际招投标;金融资产交易;环境权益交易;海域使用权、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出让;交通线路使用权出让;户外广告使用权出让;汽车号牌出让等。
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社会化程度高。以政府采购为例,政府采购依法分为指定集中采购代理机构集中采购和部门及分散采购。集中采购在政府事业性集中代理机构平台上组织实施,而列入集中采购仅是货物采购的有限商品品目,这部分仅占全省政府采购总规模的10-15%,而部门及分散采购的则约占85% 以上,且这些交易分散在全省数量约近四百家社会中介采购代理机构或由采购人(采购单位)自行招标采购完成。从功能上说,因其基本都能完成政采交易活动的“信息发布、招标、开标、评标和产生结果”的全部交易活动的功能,都可视为“交易平台”。
广东省市场主体的应用市场信息化的手段早。从广东省调研情况看,广东省市场化的交易平台早在10 多年前就已开发,省内较大的政采和招标代理机构多数开发了电子化交易系统,但都处于分散开发、独立运营状态。
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统一规范建设迟。为民、便民、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整体能力弱。
政府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监管五不足
从政府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监管和提供均等化、高效的公共服务的角度看有五大不足:
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政府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没有科学设计和建成,服务资源提供不足,均等化不够,服务效率不高;公共资源交易的法制化体系没有完善建立;
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体系没有完善建立;
公平竞争、监督到位、严格问责的交易活动监控工作机制;
支撑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和高效构建的6大市场信息“基石”(交易过程信息、规则标准信息、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专家信息、监控预警信息、大数据分析、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促公共资源交易良性运作的思路
依法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与管理活动
依法治国及依法治政、依法治商,是中国的发展基本战略和基石,其前提首先是政府依法行政,也是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遵从的基本准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以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改革的“两一律、一竞争”: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而由市场机制配置;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以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对一些事务性管理服务,要求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依法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与管理活动是根本目的和宗旨。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与服务和规范发展公共资源交易总目标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的一种重要体现。其宗旨在于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使公共资源交易向法制化、规范化和为民利企方向发展。
厘清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基本概念,有利于对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发展和服务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资源的所有者角度来说,资源可以分为公共资源和非公共资源,非公共资源几乎完全是市场化配置的。因此“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关注的是公共资源通过市场行为实现公平配置。通过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共服务,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对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成为政府转型的重要课题。
政府对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发展和服务管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交易市场组建,包括实体或虚拟交易市场构建、制定交易规则以提供交易人依法交易;对交易依法监督,纠正违法行为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强化政府机构的公共服务。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在于强化政府在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建立起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体系,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推进广东公共资源交易发展新举措
创新思路,推进广东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整合、规范发展和强化服务管理新举措。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工作方案》 的“顶层设计”的要求,大力积极推进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加快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重点在于采取4 个方面的措施: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制度。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依法公开交易公告、资格审查、成交信息、履约信息以及有关变更信息等;加快建立市场信息共享数据库和验证互认机制。对于市场主体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公共服务系统实现登记注册共享的信息,相应行政辖区内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和其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得要求企业重复登记、备案和验证,逐步推进全国范围内共享互认;履行好信息公开职能,公开有关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审核、市场主体和中介机构资质资格、行政处罚等监管信息;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依托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库,并将相关信息纳入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推进广东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发展和服务管理的思路的创新点在于:从实际出发,明确利用市场资源,兼容并聚、共建共享的改革思路,整合形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新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 的理念,充分利用电子化手段,打造公开、透明、为民、便民、高效服务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大平台;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设计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明确职能定位清晰,统一规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服务、管理和监督”职能“三分离”和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三平台”的原则进行顶层设计,推动建立广东“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透明、互相制约、监管有力”新体制机制;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重点突破、分步推进、持续完善”的整体部署有序推进。